top of page

《花藝目客》人物專訪 | 梁博士和他的“混血”花藝

剛於“第十八屆中國花卉零售業交流會”首發的《花藝目客》第二輯 -- “秋”,人物專訪獲獎無數的國際知名花藝大師梁靈剛博士Dr.Solomon Leong,以“梁博士和他的混血花藝”為題,分享他的花藝創作熱情與洞察。

梁博士和他的“混血”花藝 -- 訪香港花藝名師梁靈剛

認識香港花藝師阿梁是在十幾年前,第一次見到他的插花作品,就感覺非常與眾不同,說不出哪裡有別,但是有蘊味、有深度,那個時候得知他是英國留學的語言學博士。感覺這位眼神裡透露出熱誠光芒的年輕人,對花藝有著不同一般的理解和演繹。

 

如今在香港,阿梁(梁靈剛)已經久負盛名。他開在蘭桂坊的工作室SOLOMON BLOEMEN,固定服務很多高端婚禮和個性定制客戶。始終帶著陽光般微笑的他,也經常出現在都市時尚類節目中,被大家尊稱為“梁博士”。

 

那麼,談起他的花藝,自然還是跟他的留學背景以及行走世界各地的視野分不開。

世界知名花藝設計師梁靈剛博士,獲獎經歷包括13次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切爾西花展花藝比賽大獎,以及2次日本花の世界大會金賞。

記者:您是語言學博士,為何會轉行做花藝師?您對園藝和花藝有著怎樣的感情?博士的學歷背景,對您的花藝設計有沒有影響呢?

 

梁靈剛:我從小便對植物有著濃厚的興趣,覺得它們會一直生長和變化,非常神奇,甚至嘗試過“解剖”花朵去了解它們的構造。後來去英國上大學,家裡有個花園,覺得好驚奇好開心,於是給自己種植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,並且開始修讀園藝課程。

 

學習園藝讓我了解​​到很多花卉植物的生長過程和特性,比如明明是同樣的花,灌木和切花品種卻會有著不同的生命週期、形態和養護需求。在英國的生活經歷也讓我感受到,對於大部分歐洲人來說,園藝從小就是成長環境的一部分,也是一門學問,而不是花錢去商店裡買一束花。

 

 

我是在英國切爾西花展上受到啟發,開始探索花藝的。一開始是學日式花藝,但由於我特別喜歡西式花藝中豐富多變的色彩運用,以及更自由開放的創作模式,便改學西式花藝了。而由於個人興趣以及對學術的追求,我完成了語言學博士課程,這樣的學術背景,讓我理解並融匯不同文化及審美於花藝設計當中,在特定的環境裡,更有效地呈現出切合標準但超乎期待的美

“我的學術背景讓我理解並融匯不同文化及審美於花藝設計當中,在特定的環境裡,更有效地呈現出切合標準但超乎期待的美。”梁博士說。

記者:我也注意到您的作品色彩非常絢麗,您是否對色彩非常敏感?您認為色彩在花藝設計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?

 

 

梁靈剛:我的花藝創作往往會從色彩著手,以色彩表達情感或想要的氛圍,再從這裡逐步建構整個花藝作品。當各種色彩映入我們眼簾的瞬間,會自然而然地帶來不同的心理體驗,從知覺、感情到記憶、思想、意志、象徵等,這些都是我們從生活體驗當中積累的心理反射。而作為花藝設計師,我會靈活地運用色彩達到設計的目的,把色彩的表現力和對受眾的心理影響最充分的發揮出來。

 

 

我喜歡所有顏色,顏色是情感,是質感,是音樂。在創作上,我會把握鮮花短暫的生命,利用它們的自然色彩,把所需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,不管是浪漫還是喜悅、神秘還是蒼茫,都要發揮得直接而強烈,毫不含糊。我認為用顏色去結合商業及藝術上的需求,是最有效的方法。世界上沒有不好看的顏色,只有用不好顏色的人。

利用寬葉香蒲創作“冰屋”花藝作品,圓滑流暢的線條結構,與鮮花自然生長的形態構成強烈對比,也同時給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清涼。

記者:您如何看待香港在今天的花藝消費特點?又是如何看待世界花藝潮流的趨勢?

 

梁靈剛:在香港,目前很多不同界別的設計師,無論是花藝、時裝、攝影、餐飲體驗還是室內設計,都會把創作延伸到不同的領域,或者是與其他藝術形式開展跨界合作。這不代表花藝已經不再專業,連外行人都能插一腳,反而是擁有不同背景的設計師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視野、新的思維,創作出更多元化的作品,這也正是現代花藝消費群所期待的。

以桦木片自制花器,搭配色调柔和的鲜花,再加上去掉表皮的诚实花果实,在日光下晶莹亮泽,为自然率性的花艺作品增添梦幻色彩。

自然風已經在全球各地流行了好幾年,人們都傾向於用鮮花營造出隨心隨意,甚至有點像荒廢的花園那種自然的感覺。而新派熱帶風格Tropical Nouveau則剛剛成為花藝潮流,跟80年代曾經興起的熱帶風格有所不同,新派熱帶風格更傾向於混合熱帶及浪漫的感覺,以強烈奔放的熱帶鮮花,例如掌、蠍尾蕉等,搭配輕柔浪漫的牡丹、繡球,形成新穎有趣的視覺對比。與此同時,以花藝演繹建築或雕塑那種精確的結構及流暢的線條也是時尚之一。

 

 

 

我一直深信花藝是與人溝通,表達情感的橋樑。作為花藝設計師,我會用自己鮮明的個性和生活態度,給作品灌注獨特的靈魂,畢竟有心的作品才會動人。

bottom of page